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31 16:53:14
近年來,成都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如今,成都已連續13年穩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連續四度榮獲平安建設最高獎“長安杯”,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這背后,成都的幸福密碼,究竟是什么?
每經記者 官遠星 吳林靜 梁宏亮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12月30日,由《瞭望東方周刊》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幸福城市論壇”發布了“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成都位列“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榜首。至此,成都已連續13年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冠軍。
據了解,“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到第十五年。調查推選活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市民評價、如實記錄、精準分析”理念,把國家戰略和人民意愿科學提煉為城市幸福感評價指標,得到了專家學者、城市管理者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累計超過10億人次參與調查,已成為當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已達到2093萬人,邁入超大城市行列。近年來,成都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如今,成都已連續13年穩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連續四度榮獲平安建設最高獎“長安杯”,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
這背后,成都的幸福密碼,究竟是什么?
2021年年初,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智能家電的首列中歐班列(成渝)號啟程奔赴歐洲。從此,成渝兩地中歐班列統一品牌、統一使用名稱,合作共建。
中歐班列(成渝)號與本地外向型產業結合度尤為密切,滿足了成渝兩地電子信息、汽車整車、智能家電、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產業、大數據、家電生產、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端交通裝備等產業對高效、優質國際供應鏈的精準需求。
去程班列把大批“中國造”商品送達歐洲,返程班列則載回大量進口商品。成都的制造業企業不僅更方便與國外做貿易了,成都市民的消費選擇也更加豐富。
在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多重發展機遇的疊加下,幸福成都的格局更大。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發布,成渝雙核聯動,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西部科學城、西部金融中心、現代化國際都市。
今年,成都都市圈環線高速全線通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成都至成都平原城市群日發動車提升至329對。愈發發達的立體交通網絡,讓成都人的出行更加方便。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都江堰天馬鎮桂林社區主任夏純敏一直期待這條高速公路通車,以往獼猴桃從都江堰運送至彭州濛陽水果銷售市場耗時2個小時,高速開通后,農民前往濛陽銷售水果實現直達,全程僅需半個小時。
12月17日,隨著成都環城生態公園成昆橋成功轉體,環城生態公園100公里一級綠道全環閉合。這條綠道,串聯起桂溪生態公園、錦城湖、青龍湖等重要節點。
就在第二天,成都市民楊先生發現,一只青頭潛鴨在興隆湖湖面上開心玩耍。要知道,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青頭潛鴨對棲息環境是極其“挑剔”的。
2021年,成都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013年新標準以來最高,清潔能源占比提升至62.6%,成功再現“窗含西嶺千秋雪”景象。
幸福成都,一方面體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美在精神文明。今年,成都制定實施《成都市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四大行動”方案》,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塑造城市精神、浸潤群眾生活、涵養社會美德,系統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大學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1474臺新電梯裝進成都老小區,讓居民體驗到“一鍵到家”的幸福;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6所,新增學位8.8萬個,讓居民體驗到就近入學的幸福;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開通老年人綠色通道,讓居民體驗到便捷就醫的幸福;3150萬元獎勵資金“免申即享”發放到高新區18個項目,讓企業體驗到“政策找上門”的幸福;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居民體驗到近在“樓下”的幸?!?/p>
微改革、微治理便民舉措,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過程中,點點滴滴間提升市民幸福感,讓“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更具溫度、更加可感可及。
臨近歲末,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鄧世海忙得不可開交,“今年公司運營情況很好,營收有望較去年翻倍?!边@家成都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產品遠銷東南亞、印巴、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錦江區喜樹路社區JiCoffee主理人梁娟卻享受著悠閑的咖啡時光?!凹易∩鐓^,店在社區,孩子上學也在社區,生活和工作達到完美平衡?!?
忙與閑,動與靜,皆是成都幸福的模樣。
天府之國、氣候宜人、物產豐饒、包容多元,自古以來,錦官城作為“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流連于美食、酒吧、首店中的游客與市民,聚集了多少煙火氣和人情味。
“不管抵達成都的時間有多晚,都能享受到地道的成都火鍋?!边@是成都火鍋老板的驕傲,也是成都游客的口福。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礎,是市民就業的重要依托。不久前,成都在宜居名片基礎上重點推出宜創名片,奮起沖向科技創新的制高點。產業生態集聚力、產業鏈建構力、高端要素運籌力強,市民的發展需求才能得到更高層次的滿足。
成都興隆湖 圖片來源:天府新區提供
隨著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成都科創投集團掛牌成立,2021年成都市高新技術企業增加1600家、增幅達27.5%,成都的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正隨著高新技術企業的持續匯聚而顯著增強。
自古以來,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人們源源不斷匯聚于此地,在努力生活、創造幸福美好的過程中,也在不經意間,一筆一筆書寫著天府繁榮千年的故事。成都的幸福密碼,就藏在年復一年,成都人對幸福的孜孜追求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